如下解答:
不怕得到的少,就怕人心不公。不怕贫穷,就怕内心不安。
如下解答:
【资料图】
少不怕,怕的是分配不合理,穷不怕,怕的是没希望
如下解答:
这话的意思是:不怕收入少,就怕分配不均;不担心家徒四壁,就担心社会不安定。
有说这是消极的,不然,这是深刻地揭示了人的心理需求。
人所忧愁的,是忧愁自己永远不是最富有的,小到一个公司的工资,大到一个社会的分配,目光总是看着比自己富裕的人,拼命追赶,追赶不上只能怨天嗟叹,心存不满。
人所担心的,是社会的不安定。处在不安定的境遇下,战战兢兢地过日子,觉得周围总是充满危险,任何人都不敢相信。
如果人人收入差不多,贫富差距极小,经济收入将不是人们追求和热议的主题。
曾有过一段"捡到一分钱,交给警察叔叔"的年代,路不拾遗,夜不闭户,物质是匮乏的,奖状是丰厚的,人人安居乐业,邻里和睦。恰也印证了孔子所说的"不患寡患不均,不患贫患不安"。
谢谢邀请!
祝您愉快!
如下解答:
怎么评判《论语》中的“不患寡而患不均,不患贫而患不安。”?
第一,只能回到孔子的时代来判断;第二,必须完整把握他的思想来确认。
概括地说,孔子这个话,讲的是周代处理贵族阶层相互关系的政治准则和行为规范;核心思想,是反对“礼崩乐坏”局面,主张“克己复礼”,恢复西周的政治秩序。
那么,就不能按照后世,尤其不能以现代的认识来理解、套用。
孔子上面这句话,语出《论语.季氏》。全篇十四段话,核心是前三段,这句话在第一段。
首先,必须注意孔子这段话的前一句,已经框定了他所指的范围。
子曰:“丘也闻有国有家者”,后面接着说了题目中的话。
所谓“有国有家者”,西周,诸侯称国,大夫称家。
天子,是西周等级最高的贵族,“敷天之下,莫非王土;率土之滨,莫非王臣”。
诸侯是周天子分封“享国”的亲戚,齐鲁燕晋等皆是,西周开国,一下子分封了七十一国。诸侯,是西周的二等贵族。
诸侯之下,是大夫,大多是诸侯的臣属。《周官》,后来叫《周礼》,里面详细讲述了诸侯国内的官员配置。大夫也有封地,称“采邑”,亦称“家”。这些大夫,是西周第三等级的贵族。
孔子,祖上曾是诸侯宋国的大夫,属于三等贵族。后来家境没落了,举家搬到了鲁国。
总之,本题目的孔子这句话,是针对诸侯和大夫这样的贵族而说的。
其次,必须按照孔子此话的原义去解读。
孔子曰:“丘也闻有国有家者,不患寡而患不均,不患贫而患不安。”
这句话里的“寡”、“不均”、“贫”和“不安”,是理解这句话的关键。
据称为三国何晏所著的《论语集解》中,引孔子十世孙孔安国在《论语》此话下注解曰: “国,诸侯也;家,卿大夫也。不患土地人民之寡少,患政治之不均平也。”
这个“政治之不均平”,指的是春秋以来,周王室衰微、诸侯失国。《论语.季氏》篇的第三段,恰好可为佐证——“孔子曰:“禄之去公室,五世矣;政逮于大夫,四世矣”云云。
这是说,鲁国诸侯失去对国家政权的控制,有五代了;政权落在大夫手里,有四代了。
宋代大儒朱熹,在自己的《四书章句集注》中,亦对《论语》的这段话做了注解。其曰:“寡谓民少,贫谓财乏,均谓各得其分,安谓上下相安。季氏之欲取颛臾,患寡与贫耳。然是时,季氏据国,而鲁公无民,则不均矣。”
朱熹和孔安国的解读是一致的。这个解读,应该说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孔子的愿意。
再次,孔子这句话,既反映了春秋以来的局势,也集中反映了他的政治主张。
西周初年,武王封其弟周公旦于鲁,是为周公,亦称鲁侯。周公先后辅佐武王、成王,其子伯禽继为鲁公。
鲁国,堪称西周的姬姓嫡国,十分重要显赫。
但到东周,鲁国迅速衰落。鲁公失权,庆父作乱,到鲁宣公时,申孙、叔孙、季孙“三桓”擅政。
这才有了本题目所说的,“季氏将伐颛臾”这件事。季氏,嫌自己控制的地盘和人口太少,准备把鲁国的附属国颛臾的版图和民众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。
孔子的学生冉有、季路在鲁国为官,就去把这件事告诉了孔子。
于是,孔子说了这句话,大意是,作为享有“国”和“家”的诸侯、大夫,不应该为自己的土地大小和所辖人口多寡而患得患失,而更应该为现在“政治不均平”的局面忧虑;不应该只琢磨自己财富太少,而必须为目前的社会不安定忧愁。
顺带着,孔子还把他这两个在鲁公室做官的学生数落了一顿。
总结几句。
孔子对申孙、叔孙、季孙“三桓”,早有不满。
这三家,在祭祖完毕时演奏天子之歌《雍》,孔子气哼哼地说,你三家的庙堂可也配!(《论语.八佾》)
季孙氏在自己庭院里用天子规格的六十四人奏乐舞蹈。孔子气愤至极,说,如果这样的事情可以容忍,那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容忍呢!(《论语.八佾》)
那个时候,其实不仅仅鲁国是这样,其他诸侯国里,类似的事情比比皆是。
所以,在孔子这段话之后,他接着讲了一段话。
孔子曰:“天下有道,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;天下无道,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。自诸侯出,盖十世希不失矣;自大夫出,五世希不失矣;陪臣执国命,三世希不失矣。天下有道,则政不在大夫。天下有道,则庶人不议。”
他说:天下政治清明,制礼作乐、出兵征伐这样的大事,由天子作决定;天下政治黑暗,制礼作乐、出兵讨伐等大事,由诸候作出决定。政令出自诸侯,传国到十代很少有不丧失的;政令出自大夫,传到五代很少有不丧失的;家臣执掌了国家的命运,传到三代很少有不丧失的。天下政治清明,政权就不能在大夫手中;天下政治清明,那普通民众就不会议论纷纷。
显然,当时的局面已经天子管不了诸侯;诸侯也管不了卿大夫——全新的大一统正在酝酿之中。
所以,孔子才痛心疾首感叹:“觚不觚,觚哉!觚哉!”
翻译过来是——瓢不像瓢的样子,这还是瓢吗!这还是瓢吗!
也所以,他才千方百计主张“克己复礼”,让诸侯大夫等等都克制自己的欲望,以恢复西周的政治秩序和礼制。
或许是孔子这句话的含义异常明确,所以,后世引用的反而不多,只有几个不很著名的人,在给皇帝的上表中借此讲述调正不同行业税负比例的重要性。
很可能还有一个原因,孔子这一整段话中,最后说:“吾恐季孙之忧,不在颛臾,而在萧墙之内也。”
“祸起萧墙”的成语出于此。这个话,对封建王朝来说,不很吉利,大约凡重臣,大多不会以此来批真龙天子的逆鳞。
《孟子.梁惠王章句上》也讲了一段话,可以看作是孔子前面话的延续——
上下交征利,而国危矣。万乘之国,弑其君者,必千乘之家;千乘之国,弑其君者,必百乘之家。万取千焉,千取百焉,不为不多矣。苟为后义而先利,不夺不餍。
孟子讲的,也是封建统治者阶层的“萧墙之忧”。
说这么多,最后还是回到开头说的,各个时代,有各自不同时代的语言,不一定套用某个古代说法,来判断衡量剪裁已经千变万化了的鲜活的现实。
如下解答:
论语中这句话的意思是说,人生不怕得到的少,而怕不平均。不怕贫穷,而怕不安全。
如下解答:
我们读书,要真正理解书中的话必须要注意两点:1.作者是生活在什么国家什么时代。2.作者讲的话讲的观点是针对什么说的。这两点同样适用于《论语》。
我们再来看孔子说这段话的背景。因为当时(春秋时代)鲁国的大夫季氏将伐(就是攻打)颛臾,于是有了孔子与弟子的对话,孔子说:“丘也闻有国有家者,不患寡而患不均,不患贫而患不安。盖均无贫,和无寡,安无倾。夫如是,故远人不服,则修文德以来之。既来之,则安之。”
孔子这里说的“国”,是指诸侯(国君)统治的那个地盘;这里所说的“家”是指国君下面的大夫统领的家族。孔子反对国君或者大夫通过战争来掠夺人口和土地的做法,这是孔子讲这段话的本意。
“不患寡而患不均,不患贫而患不安”这段话并不能普遍的适用一切社会情况。
我国改革开放之前,似乎人与人之间很平均平等,但那只是低层次的平均平等,而且仅仅是同一类人间的平均平等。此时的平均是因为寡,因为寡,不得不平均。城市人有城市人之间的平均,农民之间有农民的平均。
改革开放以来,随着社会财富的大幅度增加,不均的情况比较突出了,但这是高层次的不均。在这种不均的情况中,绝大多数人解决了温饱,并且享受社会发展带来的各种便利和“福利”。比如,普通人想买台电视机或手机是很容易的事,而改革开放之前,对于许多人来说连吃饱饭都是一个奢望。
改革开放之前,人民似乎很安稳,但那种安稳,是如果你出身在农村,你就一辈子是农民,你的后代也是农民;是如果领导看不上你,你就一辈子不得翻身,你一辈子也别想离开这个单位。有人喜欢那种大国企的安稳,但是,那种安稳是以整个社会的经济落后为代价的,是以人们不能自主选择职业为代价的。
总结一下。无论谁说的话,都不要生搬硬套,都要考虑说话人在说这些话时的背景。
如下解答:
阅读任何经典,万不可以字解义,如此就很容易曲解圣道。当然,每个人的思想境界不同,所理解的东西也会大不一样。中国传统文化,看似包揽世间宇宙万物,但其实内在核心是不会变的,一切皆由一条主线贯穿始终。
不患寡而患不均,不患贫而患不安。这句话可能不太好理解,特别是如果按照现代语言去解释,就会落入片面陷井,认为是社会资源分配不均匀,人穷志不穷,等等此类观念中。
君子素其位而行,背后的深层含义与之相同,都是告诉你摆正自己的位置,不要越过道德界限,此处的“道德”并非指后天的道德观念,而是上升到了天道层面,范围更加广大,意义更加深远。
“寡”与“均”,“贫”与“安”,指代的可不是外在的显象事物,而是一种内外互相协调的动态境界,也就是“中庸”。这两句话也可以理解为是儒家修身的“慎独”方法,因为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操作“慎独”功夫,就是要你按照这两句心法深入下去,你就找到用功的入口处了。
不均,不安,就是不断地去反省自己,体察你的言行举止有没有表露出这两种状态,有则改之。
所谓“心安理得”,当你不断修正自己的品行,内心安然无碍,于是你将开启生命至高的存在状态,与天地同参,顺道而行,天理必然与你融合。
修身,齐家,定国,平天下,这个过程都是由一条主线连贯起来的,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。
如下解答:
不患寡而患不均,这实际从一个方面讲出了人类的本性,人人心中都有攀比思想,有比较心中才有了参照物,得与失,多与少的概念才能形成。均即大家都一样,因此没有参照的标准了,多与少的概念也不存了。不患贫而患不安,说明不安比贫穷在人们生活中更可怕。如果人们总是在多事之秋中生活,精神肯定会受到极大伤害,如遇到战乱或社会动荡重大疾病等,连命都不保,即便再富有那又有何意。
如下解答:
您好!谢谢您的提问。
您提的问题是:如何品评《论语》中的“不患寡而患不均,不患贫而患不安”。针对您的问题,作出如下回答:
“不患寡而患不均,不患贫而患不安”出自《论语·季氏》。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:
季康子攻打颛臾。冉有、季路去谒见孔子说:“季氏将要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。”孔子说:“冉求!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们吗?颛女 ,当初先王曾经授权它主持东蒙山的祭祀,而且它又在鲁国的疆域之中。它已经是鲁国的臣属,为什么要攻打它呢?”
冉有说:“季孙要这么干,我们二人本来都是不同意的。”孔子说:“冉求!周任有句话说:‘如果能够施展自己的才能,就接受任职;如果不行,就该辞职。’就如盲人站立不稳,不去扶持,摔倒了又不去搀扶,那何必还要辅助他人呢?况且你的话是错误的,老虎、犀牛从笼子里跑了出来,龟甲和美玉在匣子里毁坏,这是谁的过错呢?”
冉有说:“颛臾,如今城郭坚固而且靠近季孙家的封地,现今不去占领,将来一定会成为子孙后代的忧患。”孔子说:“冉求君子最痛恨那种不说‘我想得到它’却为了得到一定另找借口的行为。我听说无论诸候还是大夫,不是忧虑财富太少,而是忧虑财富不均;不是忧虑人口匮乏,而是忧虑人均不安(不患寡而患不均,不患贫而患不安)。大概因为财富平均了,便无所谓贫穷;人民和睦了,便不觉得人少;境内安定,国家就不会倾覆。如果能这样,远方的人还不服,便再完善德政老化来使他们归顺。他们来了,就得使他们安居下来。如今你们二人辅佐季孙,远方的人不归服,却不能招至;国家四分五裂,却不能保全;反而想在国境之内大动干戈。我担心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,而是在鲁国宫廷之内啊。”
“不患寡而患不安,不患贫而患不均”这二句,申诉了自己的政治主张,表达了自己的治国方略:大概因为财富平均了,便无所谓贫穷;人民和睦了,便不觉得人少;境内安定,国家就不会倾覆。如果能这样,远方的人还不服,便再完善德政老化来使他们归顺。他们来了,就得使他们安居下来。如今你们二人辅佐季孙,远方的人不归服,却不能招至;国家四分五裂,却不能保全;反而想在国境之内大动干戈。我担心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,而是在鲁国宫廷之内啊。(言外之意,是不要战争,而要努力治理国家)。
如下解答:
这是孔子在论语中的一句名言。我们要读懂他的整段话的意思,才能品评出它的真实含义。
这整段话的原文是:丘也闻有国有家者,不患寡而患不均,不患贫而患不安。盖均无贫,和无寡,安无倾。夫如是,故远人不服,则修文德以来之。既来之,则安之。
这段话孔子讲的是一个国家的整个战略思维,他以儒家的思维来诠释:在一个国家,不管是诸侯还是大夫,他们不担心财富不多,只是担心财富分配不均匀;他们不担忧人民贫穷,只担忧境内不安定。如果财富平均,便无所谓贫穷;如果境内和平团结,便不会觉得人少;境内平安,国家便不会倾危。做到这样,远方的人还不归服,就再修仁义礼乐的政教来招徕他们。他们来了,就得使他们安心。
实际上,“不患寡而患不均,不患贫而患不安。”就是说,不管财富有多少都不是主要矛盾,而主要矛盾在于对分配的是否合理之上,合理分配,按劳取酬就会有一个团结和谐的局面;如果巧取豪夺,多级分化,贫富差距巨大,国家就会有不安的风险;不怕贫穷的存在,只要通过努力,总有改变贫穷的时候。就怕一些人有一个躁动不安的心,一心想不劳而获,游手好闲,整天去思索着用不正当的手段去掠夺财富和欺压百姓,这才是国家的最大祸害。
标签: 不患寡而患不均